">

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游客在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參觀。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相關內容。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采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采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展示的“血淚之路”相關繪畫作品。《印第安人遷移法》頒布后,美國政府動用軍隊逼迫大量印第安人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成千上萬人喪命途中,他們的遷徙道路因此也被稱為“血淚之路”。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文件復制品。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采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采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展示的《印第安人搬遷法》文件復制品。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在1830年簽署《印第安人搬遷法》,授權聯邦政府將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以東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第安領地”。雖然這部法律寫著政府在與印第安人談判時要采用公平、和平的方式,但實際上,美國政府經常無視這些條文,采取強制手段迫使印第安人搬遷。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外的一尊印第安人雕塑。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里的服飾和面具。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這是5月17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
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廣場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隸屬于史密森學會,于2004年9月21日對公眾開放,展示了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生活、歷史、藝術、文學等。新華社記者 劉杰 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