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包曉霽)面對疫情的嚴峻考驗,隨州市廣大退役軍人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卡口執勤、物資運送、愛心捐贈……連日來,隨州退役軍人堅守在防疫一線,以不同的方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鏡頭一:一份特殊的請戰書
在隨州市曾都區文峰新世界小區,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戴著口罩、帶著志愿者紅袖章,每天在小區出口處執勤,招呼出入小區的居民登記,從早上8點到中午12點,從年初二到2月20日,風雨無阻。

江和純在小區出口處執勤。通訊員供圖
老人名叫江和純,今年64歲,中共黨員,居住曾都區東城辦事處文峰塔社區文峰新世界小區。服役期間,江和純榮獲二等戰功,并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由于在戰斗中負傷,彈片長期遺留他的顱內,導致腦膜瘤。2006年,手術后遺癥導致三級傷殘,老人頭上有一塊深深凹陷下去,左邊肢體活動受影響,左手完全無法活動,左腳只能勉強行走,但他不用拐杖、不坐輪椅,每天堅持鍛煉。他說,“老英雄張富清是我們退役軍人的榜樣,相比英雄,我太渺小了。”
大年三十,江和純在電視上了解到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嚴峻,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需要全面動員起來。“我是一名黨員,我要為小區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群眾盡自己的力量。”他多次主動聯系文峰塔社區,請求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

江和純的獲得戰功證書與獎章。通訊員供圖
看到老人如此執著,社區同意了這份特殊的“請戰書”。隆冬時節,北風凜冽,而老人卻一直堅守崗位。“家人最初也有些反對,我跟家人說,這個時候,黨員不沖鋒在前,就不配黨員的稱號,家里人看我態度堅決,就不再反對了,一直在身后支持我。”江和純說道。
鏡頭二:艱難的四天四夜
“終于運回來了。”元宵節上午9:30,當歷時四天四夜從山東運回的抗疫物資順利到達隨州市曾都區萬店鎮政府的時候,聶紹武和劉天久長吁了一口氣。

聶紹武和劉天久將物資運回萬店鎮。通訊員供圖
聶紹武和劉天久多年在外打拼,當他們看到家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醫療物資告急的時候,就想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經過商議,兩人決定出資購買消毒液和口罩等急需物資,幾經努力,最終搜集到了價值10萬元的消毒液和口罩。物資購買后,他們立即星夜啟程從山東出發,因交通管制和道路封鎖,原本只需一天的路程,硬是歷經了四天四夜才趕回隨州,一路上吃住全部在車上。餓了,吃方便面;困了,在車上打個盹;冷了,打開汽車空調取暖。
劉天久說:“我是一名退役的軍人,又是有著3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而聶紹武是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家鄉撫育了我們,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現在是我們回報家鄉的時候。”

聶紹武和劉天久將物資運回萬店鎮。通訊員供圖
鏡頭三:平時為民,戰時為兵
隨縣洪山鎮寺山居委會退伍軍人趙勇、馬啟明、羅易等,在居委會防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自發集結、主動請戰,增援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不少居民豎起了大拇指。
隨縣洪山鎮村干部謝倫清、黃國軍、孫振發等人,他們既是退伍軍人,又是指揮員、戰斗員。疫情發生以來,他們部署安排本村防控工作,深入全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挨家入戶登記核實人員信息,執勤點上勸導進出村民……

為村里搬運物資。通訊員供圖
“特殊時期,特殊戰場,有危險,也辛苦,但我們不怕,因為我們曾經是軍人,一輩子就是軍人。”正在三神廟村路口值班的退伍軍人胡定勇說。
鏡頭四:疫情無情人有情

退役軍人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訊員供圖
錢顯軍,中共黨員,退役軍人,榮立過二等戰功。疫情發生后,他在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要求在市城東公租房小區做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協助社區和小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他參加志愿服務的第三天,看到一線醫用物資十分緊缺,于是決定發動戰友捐款,先后發動103名戰友為抗疫獻愛心,共捐款17200元。
蔣正貴,中共黨員,全國模范退役軍人。他不顧自身年事已高,積極將兩個兒子送到社區參加道路卡口執勤,并從退休金中及時捐款5000元。

退役軍人向慈善總會捐款。通訊員供圖
方立華,中共黨員,退役軍人。他主動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系,要求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先后聯系140名企業軍轉干部,為疫情防控捐款23000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