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王勉)自2月14日武漢市優撫醫院被列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以來,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緊急調動系統內各方力量,及時完成各項改造任務,4天內增加床位900張,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月21日,武漢市優撫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56人。
堅定投入疫情防控攻堅戰
優撫醫院離華南海鮮市場僅200米,自去年12月起就陸續接診不明原因發熱病人。面對院內資源不足、無法妥善救治的問題,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當即帶領優撫醫院黨委認真研究醫院改造可行性,周密測算可騰退床位,整合調整病區,按最大承載能力收治病人。同時向市委市政府匯報了優撫醫院相關情況,申請將該院作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

市領導到優撫醫院調研。通訊員供圖
2月14日,市領導現場批準將該院列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同時,該院接到了在2月17日之前完成900張病床籌備的工作任務。自此,一場與時間賽跑,大幅提升挽救新冠肺炎病人戰斗力的突擊戰在優撫醫院的陣地上全面打響。
爭分奪秒完成生命接力
面對四天內增加900張床位的艱巨任務,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迅速吹響集結號,組織優撫醫院全體人員(除看護現有住院病人的醫護人員外)和市局機關、軍休辦、各軍休中心等不承擔下沉社區防疫任務的工作人員330余人,動員湖北戰友集團20多名退役軍人中層干部轉移病人、搬遷改造、調運物資。

醫院全體人員緊急開展院內搬遷改造。通訊員供圖
時間緊、任務重。沒有合適的辦公場所,一個不足20平米的會議室充當了搬遷改造規劃設計室、調度室、餐廳、休息站;院區電梯不適宜搬運,搬遷人員就一趟一趟爬樓梯運送物資,連續四天都是奮戰到凌晨,微信步數日均3萬多步。
在當前全城封控的形勢下,900張床位及所需相關的醫療物資從何而來?怎么確保搬遷人員順利出行?為此,后方保障人員充分發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雙擁工作優勢,協調8家駐漢部隊、軍事院校、部隊醫院緊急調運棉被、墊褥、床單、口罩、消毒液等緊缺物資;同時與搬遷人員居住地社區聯系,保障了一線人員及時到崗,順利返家。
在全系統的齊心協力奮戰下,2月15日老院區2號樓300張床位整理到位;16日,1號樓200張床位到位;17日,新院區400張床位到位。至此,900張床位全部集結完畢。

戰友集團黨員干部助力市優撫醫院。通訊員供圖
五省區醫護人員火線馳援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月16日,來自山西、內蒙古、廣西、云南、甘肅5省(自治區)54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分批趕赴市優撫醫院,聯合展開病患救治工作。
2月17日,五支援助醫療隊火速投入工作,接手該院的12個病區,目前已啟動了兩個病區的患者救治。

2月16日,內蒙古醫療隊到達武漢天河機場。通訊員供圖
為做好援助醫療隊的生活保障供應,市優撫醫院專門成立由副院長負責的行政工作專班,全面保障醫療隊的院內進餐、防護用品領取、生活物資分配等需求。同時成立了20名醫護人員組成的資助中心,幫助醫療隊每日清洗消毒防護用品,如膠鞋、護目鏡等,協力各項防護保障工作。
截至2月21日20:00時,市優撫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56人,目前在院治療新冠肺炎患者251人(死亡4人,轉院1人)。其中高齡重癥患者53人(平均年齡75歲以上),中青年重癥患者8人(平均年齡在20-40歲區間)。
防疫戰場彰顯退役軍人本色
優撫醫院在定點改造一個月前就設立了隔離病區,屬于病毒傳播的高危地帶,搬遷工作防護有限、工作量大,難以避免暴露風險。此時,市退役軍人事務局5名轉業干部成立常駐突擊分隊,組織十余名軍轉干部陸續投入戰斗。

“軍休突擊小分隊”幫忙搬運病床。通訊員供圖
2月15日,天降大雪,院內燈火通明,轉業干部挑大梁干苦活,樓上樓下搬運病床、柜子等沉重難移的物資,不顧汗水反復浸透衣背,一直堅持干到到次日凌晨2點。
轉業干部舒敏杰扎根單位,在抗疫一線戰斗20余日,一張折疊床、一碗方便面、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就是他全部裝備,“妻兒老小已送回老家,我在前線戰斗沒有負擔,任何任務我都會主動請纓。”舒敏杰說。
李鵬是軍休七中心新到崗的軍轉干部,接到任務后,他把滿月不久的孩子托付給父母,安撫好剛出月子的妻子后,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說:“單位需要我,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退役軍人我頂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