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胡玉蓮)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宜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主任、市雙擁辦專職副主任毛良民迎難而上,他白天在單位溝通協調防疫工作、晚上又回到社區值守夜崗,連日來帶黨員干部奮戰在抗疫前沿,詮釋了退役軍人的本色與擔當。

毛良民帶領小區戰“疫”工作隊隊員挨家挨戶上門測量體溫。通訊員供圖
“服務對象和干部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必須保護好”
面對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當務之急是要做好市直退役軍人事務系統6個直屬單位、300余名軍休服務對象和近80余名下沉一線黨員干部的疫情防護,確保市直退役軍人事務系統不出現感染病例。
毛良民采取“開源節流”的方式,一方面多渠道聯系采購,積極爭取為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調撥防控物資;另一方面合理分配,優先保障軍休服務對象和下沉一線黨員干部的防護需求。疫情發生至今,共籌集一次性醫用口罩3770個、25kg裝消毒液5桶、5L裝酒精15桶、一次性防護服25套、速干手消50瓶,協調應急管理部門解決帳篷4頂,已全部發放至下沉社區黨員、干部職工和服務對象手中。
疫情發生至今,市直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除白龍井軍休所2名無軍籍職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外,再無新增病例,全系統疫情防控形勢穩定。
“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共同抗疫是當前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必須組織好”
收到市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關于黨員下沉社區共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文件后,身為局機關黨支部書記的毛良民迅速配合直屬機關黨委對全系統76名在職黨員干部的身體狀況、活動軌跡進行摸排,分層分類對黨員進行動員部署,提出工作要求。
市直系統在職黨員干部全部于2月6日在居住地村社區報到,先后下沉48個村社區。為進一步嚴格要求,毛良民提出“三不準三必須”的工作紀律(不準講困難、不準提要求、不準請事假,必須準時到崗、必須服從安排、必須沖鋒在前)并身體力行。
為確保工作值守兩不誤,毛良民主動向社區提出值守夜崗,白天上下溝通、內外協調、處理日常事務;晚上準時前往值守點報到,常常是第二天凌晨交班后,便又奔赴工作崗位。
“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居民小區嚴防嚴控,我必須管理好”

毛良民為民政小區居民配送生活物資。通訊員供圖
全市實施居民小區全封閉管理后,毛良民又擔任了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小區和民政小區兩個居民小區全封閉戰“疫”工作隊的隊長。
起初,5個人的工作隊要負責2個小區、4個進出口、6棟居民樓、200多戶居民的全封閉管理任務,壓力可想而知。為壯大戰“疫”力量,毛良民向小區住戶發出《倡議書》,共征集志愿者38人、應急車輛5臺。
為滿足小區獨居老人、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體的生活需求,毛良民從志愿者中挑選5人組成“疫情防控愛心團隊”,專門為他們提供線上訂購、送貨上門服務,為慢性病患者統一購買藥品,接送冠心病、尿毒癥患者外出就醫等。

毛良民組織志愿者和小區居民搬運打包“愛心蔬菜”。通訊員供圖
“軍政軍民團結在支持疫情防控中的特有優勢,我必須發揮好”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毛良民帶領宜昌市雙擁辦工作人員充分發揮戰時雙擁統籌職能,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部隊官兵解決實際困難。他迅速收集掌握駐宜部隊疫情防控情況和防疫物資需求,協調市慈善總會,及時為武警宜昌支隊、武警交通某支隊、宜昌消防救援支隊配送200萬元生活物資。

為駐宜部隊配送生活物資。通訊員供圖
得知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有12名宜昌籍軍隊醫護和保障人員,毛良民迅速組織市、縣市區雙擁辦對其家庭開展“六個一”的慰問活動(送一封慰問信、一張聯系卡、一筆慰問金、一個擁軍包、一份慰問物資、留一張慰問照),送達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
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枝江籍護士杜慧芳,得知父親肺部不適、封控管理未能前往醫院就診時急得團團轉。毛良民接到信息后,迅速通知枝江市雙擁辦上門慰問,協調枝江市中醫院、枝江市人民醫院、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遠程會診。在排除新冠肺炎后,通過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開通綠色通道,將其父親及時轉運至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