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游杰)今天是國際婦女節,在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上,宜昌市伍家崗區有這樣3名“女漢子”,她們舍小家顧大家,或沖鋒在醫療救護前沿,或堅守在社區防疫值守點,雖然崗位不同,但她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來自“光榮之家”。
“逆行者”王麗萍 沖鋒在醫療救護最前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伍家醫院副院長王麗萍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她說:“老公作為退役軍人早已沖鋒在最前線,我在這關鍵時刻更不能臨陣退縮。”
抗疫期間,王麗萍既是指揮員又當戰斗員,每天上午準時安排好院里的工作任務,之后自己穿上防護服進入了預檢分診崗位。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她所在的醫院預檢分診主要負責來院就診人員預檢分流及全區留觀點密接人員實地釆血工作。面對艱巨的工作任務,王麗萍主動走在了預檢分診的第一線,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穿就是六七個小時,分診結束后衣服幾乎全部濕透。
“今天晚上媽媽要加班,就住在醫院了,你記得把門反鎖。”一天,正打算下班回家的王麗萍突然想起,為全區抗疫工作者和密接人員準備的中藥藥劑和輔助治療香包還沒有完成,于是她決定留在醫院協助熬制中藥、制作香囊,給獨自在家的女兒打了一個電話后便再次投入“戰斗”。

王麗萍在預檢分診崗位。通訊員供圖
“守護神”張伶俐 哺乳期抗“疫”34天不間斷
3月6日上午六點半,伍家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張伶俐和往常一樣準時起床,把喂完奶的孩子交給婆婆照看后,準時出現在港務社區雜居小區防控檢查點。
“親愛的居民朋友們,新冠肺炎防控期間,請大家注意自身防護,勤洗手……”在防控點,她麻利地將衛生打掃干凈,打開宣傳音響,穿上志愿者紅馬甲、帶上小紅帽,開始了她在防控點值守第34天的工作。
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出入人員體溫測量、困難群眾物資采購……每個環節,張伶俐都任勞任怨、仔仔細細。期間,得知雜居小區有位獨居的王大爺由于不會網購買菜困難時,張伶俐主動與老人取得聯系,并答應負責他的物資采購直到疫情結束。
“雖然正在哺乳期,但希望自己可以像軍人老公一樣走上一線,生活上的事情我自己會處理好,請組織放心。” 張伶俐說道。疫情發生后,身在軍人家庭的張伶俐耐不住一顆想出一份力的心,主動向單位申請下沉到社區當一名志愿者。

張伶俐在社區值守。通訊員供圖
“活雷鋒”張晶 堅守社區疫情防控第一線
“食品、水果夠不夠?如果有需要,隨時給我們說,我們幫你采購。”3月7日晚,伍家崗區韓家壩社區的張晶正對居民反映的訴求一一通過電話答復反饋。
張晶是一位90后軍嫂,丈夫遠在新疆服役,由于工作特殊性,夫妻倆總是聚少離多。春節前,張晶本打算好好利用這個假期和老公兒子團聚幾天,然而雙方單位的一個電話,把計劃給耽擱了。
“沒事,你保衛國家,我來保護護大家,疫情過后,我們再聚。”和丈夫簡短視頻聊天后,張晶義無反顧投身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名黨員,她深知基層社區是防控新冠肺炎蔓延的第一道防線,只有摸清底數才能防范未然。為第一時間準確摸排社區居民情況,張晶經常加班加點走進社區的大街小巷摸實情,坐在辦公電腦前核數據,困了在辦公室搭起簡易床,餓了泡方便面充饑,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六個小時。
“我的降壓藥忙我買到沒有?”“我小孩的紙尿褲能不能幫我送一下?”“我們什么時候能出門轉轉?”不論是生活瑣事,還是疑難問題,只要是居民所需、居民所急的事,張晶總是拿著記事本記下,隨后耐心細致地挨個落實、逐個反饋。居民們每次見到她都伸出大拇指,稱她為 “活雷鋒”。

張晶在社區里的防疫工作。通訊員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