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孫四海)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廣大90后、00后青年勇當主力軍,譜寫了新時代青年動人的青春之歌。在湖北省榮軍醫院,也有一群90后們在一線崗位上拼搏奮戰、救死扶傷,用實際行動講述了不負青春的戰“疫”故事。
王慧敏 1995年出生

王慧敏(左一)。通訊員供圖
1月27日大年初三,王慧敏就進入了發熱病區上崗。
“病區剛組建就收了三十多位病人,當時醫護人員只有六個,大家都非常忙,所有人都在爭分奪秒,一刻不停地工作。” 回憶起那段剛進病區的日子,王慧敏說道。
在連續高強度的工作下,王慧敏逐漸感到身體不適。2月2日,王慧敏進行了CT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些許玻璃狀陰影。經過醫學排查和一段時間的休息和調整,等到身體稍有好轉,她又迅速回到工作崗位,“能盡一份力,就絕對全力以赴。我們是戰斗在最前線的人,身后有要護著的人。”
龔麗云 1991年出生

龔麗云。通訊員供圖
龔麗云是一名麻醉科護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疫情期間,龔麗云“火線”入黨,成為了預備黨員。
在疫情發生之初,龔麗云便報名了志愿者。大年初二那天,她接到護士長張丹的電話,被告知需要迅速支援發熱四區。
“可以,我沒問題。” 龔麗云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立即收拾好衣物奔赴一線。
“我沒有想那么多,只是覺得我就應該這么做。雖然是90后,但現在是該我們扛重擔的時候,需要我,我就上。不管是在隔離病區,還是支助中心、核酸采樣組,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龔麗云說道。
余亞英 1992年出生

余亞英。通訊員供圖
1月26日大年初二,已回到黃岡老家的余亞英接到返崗通知,當天下午2點她開車從老家出發,晚上11點抵達武漢。第二天,余亞英便回到工作崗位,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余亞英記得自己與搭檔曾負責過一位危重病人,那天晚上,為了方便觀察病人的情況,她與搭檔兩個人搬著椅子在病房門口坐了一整夜,每隔15分鐘就要進病房檢查病人的生命體征。
“雖是90后,但從站出來的那一刻起,我們肩上有責任,身上有力量,被患者需要,我們也很感動。”
張琳 1998年出生 (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隊員)

張琳。通訊員供圖
來自山西省榮軍醫院的張琳1998年出生,是退役軍人事務系統援鄂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在報名支援武漢的時候,她說:“年齡不是問題。我熱愛這份職業,既然選擇了,我就會堅持到底,并且全力做到最好。”
除了給病人打針換藥,張琳還會與同事們一起承擔起照料病人生活起居的工作。
一次為患者送飯的時候,患者突然說:“你要不先離我遠一點。”然后摘下咳嗽了兩聲,咳嗽完了戴好口罩,才讓她靠近送飯。
“很感動,我想盡我所能地幫助他們。疫情當前,有很多90后在各條戰線上戰斗,我們也可以做身披‘戰袍’的戰士,有力量去保護更多的人。”張琳說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