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楊槐柳、王威)4月8日0時,武漢如約解封。
武漢市各個進出城卡點車水馬龍,警燈閃爍。3000余民警嚴陣以待,他們要站好解封前最后一道崗。
封城的76個日夜,武漢市8.8萬余人次警力24小時執勤,出城、進城、勸返,109.6萬余臺次車輛、181.4萬余人次的檢查,武漢公安無一參戰人員退縮。
面對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漢警既守“城門”,又保暢通,既當咨詢員,又當服務員,他們用行動詮釋使命與擔當。
3小時筑起環城“護城河”
“快起來,有緊急任務!”1月23日凌晨5時許,百步亭派出所民警黃祝華被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他來不及向家人解釋,匆匆穿衣出發?!?,2,3,4……”凌晨5時30分,分局大院里,列隊報數聲、汽車轟鳴聲不絕于耳。400名從各個派出所抽調的警力整裝集結,奔赴武漢天河機場。
就在2個多小時前,市防控指揮部1號令剛剛下發,武漢市公安局聞令而動,第一時間部署勤務安排、細化任務分工,僅用3小時緊急調動全市7000余名警力,會同民航、鐵路、交通運輸等部門落實天河機場、三大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和主要進出城道口封控。
在三大火車站,針對部分群眾由于封城無法離漢的情況,執勤民警現場進行耐心解釋勸導,同時加強旅客疏導、宣傳引導,避免人員大規模聚集。在全市高速路、國省道等主要道口,武漢警方啟動“環城護城河”公安防疫檢查站點,會同衛健、市場、林業等部門及街道鄉鎮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出城人員、車輛攔截勸返。同時,對入漢車輛人員體溫、攜帶物品進行檢查,嚴防活禽、野生動物進入市內。
當天,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分局湘口派出所大垸子橋封控點2000多輛車排隊。上午10時開始,湘口街派出所8名民警、16名輔警全員上崗勸返,直到24日凌晨才把所有車輛疏散完畢?!彼L劉登奎回憶。
據統計,當天全市有序疏散現場乘客5.6萬人,勸返出城車輛3萬余臺,沒有發生一起治安問題。
最嚴封控“內防擴散、外防輸出”
“大家排好隊,把身份證和健康碼準備好,一個一個來。”
“車子熄火,后備箱打開?!?/p>
4月1日下午,在蔡甸區索河街官橋檢查點,索河街派出所民警輔警們緊張忙碌,隨著復工復產人員增加,這里的車流量不斷增大,他們堅持認真檢查,經常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忙得飯都來不及吃。
4月7日,武漢市出城道路“解封”的前一天,在武漢“南大門”青鄭高速武昌收費站卡口,洪山警方對卡口管控仍未放松,張家灣公安檢查站認真核查進出城車輛和人員,逐一登記并核查出城人員的相關證件,對不符合出城要求的車輛進行勸返。
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將道口封控作為落實疫情“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重中之重,各區整合公安、交通運輸、衛健、市場、林業、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查控,形成政府牽頭、部門參與、聯勤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武漢警方先后制定下發了《武漢市進出城道口防控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重大疫情期間進出城道路通道查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職責任務、力量分工、勤務組織、查控流程、工作要求等。依據屬地為主、分類布防的思路,武漢警方依托75個封控點對國道、省道和高速道口實行24小時查控,部分人車稀少的偏僻小道,各區政府組織街、鄉力量進行封控值守。武漢警方還健全完善與各區、鄉鎮、村灣及8個相鄰地市情況互通、查控勸返機制,落實第一時間通報,第一時間攔截,第一時間勸返,確保道口封控“全覆蓋、無遺漏”。
武漢警方為有效規范道口查控勤務,根據疫情形勢發展,還先后制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進出城道口查控執勤指引》第一版、第二版,指導崗上執勤力量進一步把握查控原則,明確查驗標準,固化檢查流程。
武漢警方還從“道口、力量、車輛、勤務、防護”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當班指揮長制度,建立微信工作群,完善聯勤聯動協調機制,搭建臨時檢查亭棚,加強水馬、錐筒等隔離設施擺放,配齊配足個人安全防護裝備,提高執勤力量安全防護意識和水平。
參加執勤的民警在工作中嚴格落實“四個一律”:所有進出城人員一律檢測體溫;對無通行證明的車輛、人員特別是因私出城人員一律勸返;對有通行證明的車輛、人員一律使用移動警務通“武漢戰疫”APP錄入相關信息后放行;對無證運輸的活禽、野生動物一律扣留并移交相關部門,最大限度切斷疫情擴散途徑。2月20日上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漢南區)分局十里鋪檢查站在檢查一輛出城貨時,從后排上查獲準備藏匿出城人員邵某。3月6日晚,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分局龔家嶺收費站檢查站在查驗一輛小型貨車時,發現同車人員童某身份與工作任務不符,經核實后及時勸返。
“綠色通道”保障城市運轉順暢
封城當日,火神山醫院正在建設。1月24日凌晨,工地連夜施工,4000多建設車輛來來往往,蔡甸檢查站民警、輔警全體上崗,引導他們在高速口快速安全通過。1月31日,武漢信鄉農建設工程公司緊急調集人員、車輛參與雷神山建設,江夏區分局鄭店檢查站提前協調、全力做好高速路口快速通行,法泗封控點對中糧集團運輸的物資快速核驗,保證物資供應提供有力支撐。
2月10日上午,北京一家愛心企業捐獻給武漢市各大醫院的13噸醫用酒精由一輛卡車運送至漢洪公安檢查站小軍山封控點,司機李師傅對路況不熟且分發醫院過多,準備在高速路口卸貨轉運。正值疫情防控期,一時找不到搬運工人。執勤民警蔣春及交通、武裝部力量等10余人,客串搬運工,經過近2個半小時奮戰,6000桶醫用酒精全部轉運完畢,及時發至各醫院。
在做好道口封控的同時,對運輸防護用品、醫療器械、建筑材料、生活物資等重點物資車輛嚴格執行相關要求,開辟綠色通道,快檢測快放行,共檢查運輸物資車輛66萬余臺次,檢驗放行因公進出城車輛9.4萬余臺次,較好地服務了疫情防控工作。
為全力保障應急醫療物資、生活緊急物資及醫療人員運輸車輛的順暢通行,武漢警方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46個高速公路進出城道口設立“綠色通道”,凡運送應急醫療及生活緊急物資車輛,經衛生部門檢疫后,一律放行。對特別重要應急保障物資,第一時間安排警車予以通行引導,確保安全順暢。
與此同時,武漢警方及時對外公布物資運輸保障服務專線電話,成立物資保供工作專班,全天候24小時接受咨詢求助;建立工作微信群,加強信息收集和對接,落實專人協調督辦,提供點對點保暢服務。此外,武漢警方還建立了三級聯動機制,加強與衛健、應急、交通等部門密切協作,提供全方位通行保障服務。指導路面執勤民警落實進出武漢物資保供(活禽除外)車輛保通政策,準確登記相關信息、進行體溫檢測后,一律不限通行、不限進出城,確?!斑M得來、出得去”。
“愛心服務站”暖四方群眾
嚴格的封控措施下,居民群眾、醫護人員種種困難凸顯,聯控執勤點的民警、輔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疫情初期,不少從外地返崗的醫護人員在城門口遭遇回單位的難題。1月25日,一名從外地趕回同濟醫院的醫生被困高速路口。民警肖雄兵將這位返崗醫生快速送回單位,離開時,他們還向對方互說“加油”鼓勁。2月14日,黃陂區分局青龍收費站一位中部戰區總醫院的醫生被困,卡點民警開著警車、閃著警燈將其送至單位。居住在張家灣檢查站周邊許多醫護人員因為沒有私家車,上班成了大問題。張家灣公安檢查站黨支部發現他們上下班的時間正好和醫護人員的班次對得上,解其燃眉之急。
“聯控點、檢測站也成了高速服務站?!编嵉隀z查站民警張明智風趣地說。2月6日,下起了雨,一輛敞篷小貨車開到收費站時,司機求助稱車上是運往黃岡的醫療物資,被淋濕了就沒用了。張明智就地取材,將警用崗亭的藍色頂棚拆下來,用繩子牢牢綁在貨物上,確保了醫療貨物安全。數日后,司機專程送還并致謝。張明智說:“當時正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所有人都很擔心,我們要用暖心的舉動把大家的擔心變成信心!”
1月31日下午,張師傅駕駛著一輛長掛車行駛到府河收費站站前廣場上,車上裝的是山東某愛心企業捐贈的幾十噸醫用消毒劑,因受捐的醫療機構很多,他一連3天在這里等待各醫院前來轉運。檢查站民警們主動給他送來盒飯、方便面、火腿腸、水果、開水。張師傅3次不遠千里從山東來漢,每次都得到熱心照顧。
據不完全統計,75個以公安機關為主體的聯合封控點位共為民服務、做好事兩萬余件。
76個日夜舍家守城不與親人見
“長時間站立,高強度執勤,很緊張的查驗,被感染的風險,76個日日夜夜是一場特殊的考試,考驗身體、考驗意志、考驗政策水平,更考驗責任擔當?!敝伟仓ш犙部卮箨牬箨犻L姚凱斌說。
封城期間,具體問題具體應對,但必須遵守執勤的原則。不少人因家庭、工作、求學等原因要出城,又明顯不符合條件的,當場被拒后,有不理解、鬧情緒的,會把種種怨氣撒到民警身上,有的甚至長時間滯留卡點,需要民警耐心勸導,有時一磨就是數小時。
在小軍山聯控點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隔離區,經過體溫測量發現發熱病人,他們會及時留下來觀察,屬于“四類人員”的,他們必須及時報送區防控指揮部,協調隔離?!帮L險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卻必須始終堅持檢測檢查到位?!睗h洪站站長蔣春說。
執勤備勤,24小時白加黑連軸轉。警力緊張到民警們休息也必須在站內備勤,備勤也得參與一些輔助性工作,一有情況馬上趕到現場。他們有的嗓子早就痛到難以發聲了,有的腰椎病發勉強支撐。
整整76天,封控點上1800多名民警輔警,誰都沒有回過一趟家,近在咫尺的夫妻過成了“牛郎織女”,一家三口變成了“三地分居”。
“選擇守護這座城市,我們無怨無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