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張恒)4月15日,家住咸寧市通城縣雋水鎮的彭某在《禁種承諾書》上簽下了自己名字。彭某2019年因違法種植罌粟被當地公安機關依法打擊處理,認識到錯誤的他承諾,再也不會干這種違法的事情。
眼下正是罌粟生長旺盛季節,為努力實現全市“零種植”“零產量”目標,咸寧市開展了由公安機關牽頭的“禁種鏟毒專項行動”,由派出所會同鄉鎮街道辦事處、村組社區等,在全市成立了90個巡查專班開展地毯式排查。對曾經有過種植歷史的村組社區發放告知書、與曾經非法種植的人員簽訂承諾書、全方位開展專項宣傳等,進一步推動工作實效。
15日下午,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徐競翔與專班同事一道,操作無人機對城郊鄉村進行巡查。他表示,通過科技手段的應用大大節約了人力,提升了效率。從目前的巡查情況來看,全市暫未發現罌粟種植現象。但科技和人力巡查工作將會持續開展,確保地毯式巡查不漏死角。
據咸寧公安禁毒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全社會的努力,近年來全市違法種植罌粟案件逐年減少,從以往辦理的案件來看,絕大多數種植罌粟的民眾都是因為聽信罌粟可以治病的傳言。咸寧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罌粟屬于毒品,濫用不僅無法治病,還會成癮。種植、購買、販賣、使用罌粟都屬于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