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馮威、李振楠、袁野)2020年高考落下了帷幕,考生及家長觸網的頻次和時間增多,網絡安全風險也隨之增加。7月9日,武漢網警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梳理了高考結束后可能出現的“六大網絡風險”,并從網絡安全角度,向考生及家長傳授識別防范技巧。
高考結束后,查詢分數、選擇學校、填報志愿、了解錄取進度等工作都要在網上完成。但網上信息紛繁復雜、真假難辨。武漢網警表示,考生及家長上網登錄網站時,要注意觀察該網站是否具備各項安全可信標識。一般正規的網站都會部署SSL數字證書,而這個證書的顯著性標志就是網站連接開頭“HTTPS”和綠色鎖標,這類標識表示該網站采用加密傳輸的形式,有效地保障了用戶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正規網站都需要備案,網頁底部的備案號、許可證號可鏈接至相關網站,顯示該網站的備案、注冊信息,虛假網站則無法顯示。一些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還會有其特殊的身份標識。市民還可以通過www.ip138.com查詢相關網站的ip信息,如果顯示ip在境外的,基本可判定是釣魚網站。
武漢網警告誡考生及家長上網查詢信息時,應使用安全瀏覽器,并根據提示進入相應的官方網站。同時,還要給手機、電腦安裝安全防護軟件,一旦收到安全提示,應盡快退出,不要繼續操作。
附:高考之后需要防范的“六大網絡風險”
一、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每當高考結束,犯罪分子就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迫心理,利用偽裝成“高考查分”的網頁木馬,通過QQ群內鏈接、短信鏈接、微信鏈接等途徑大面積傳播。考生一旦中招,黑客就可以通過感染電腦實現遠程控制,以竊取用戶電腦里的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
網警提醒:遇有帶有鏈接的信息,務必謹慎點擊,可通過官方公布的渠道查詢分數、錄取進度等情況。
二、謊稱有“特殊關系”辦理入學
犯罪分子在網上發布消息,謊稱有“特殊關系”,有辦法“低分高錄”,或爭取到特長生加分,讓“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重點院校,讓專科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本科院校,或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等,以此實施詐騙。
網警提醒:高考招生錄取系統有全國統一的嚴密認證加密體系及監督機制,所謂的“內部招生”、“特殊指標”等是不存在的。考生和家長應當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三、大數據報志愿 收取天價咨詢費
高考志愿填報前夕,不發分子偽裝成中介或制作虛假網站、APP,宣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可以幫助填報志愿,借機收取高額咨詢費。
網警提醒:各地教育考試院已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機構或企業合作,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數據均依法公開,報考志愿前也印發了志愿參考資料。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無非是營銷口號,其數據的準確性有待推敲。家長和考生,在面對這些填報志愿APP、廣告時需謹慎,提高警惕。
四、可花錢更改高考成績
騙子在網上發布消息,稱能通過“黑客”進入高招辦系統,修改高考成績,學生們就能得到滿意的成績,借機索要高價“服務費”。
網警提醒:高考網上閱卷使用的是內部網絡,不與互聯網連接,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根本行不通。同時,高考成績發布前都做了原始數據存檔和數據異地備份,網站也設有嚴密的防黑客病毒攻擊系統。家長和考生看到類似信息,千萬不要相信。
五、偽造錄取通知書
犯罪分子通過郵件形式,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指定的銀行賬戶內。
網警提醒:學校會在自己的招生網上公布錄取考生的通知書信息,家長和考生也可以電話向學校咨詢被錄取情況,切勿相信自身沒有報考的院校所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收到來歷不明的通知書要仔細甄別,切勿輕信蠱惑以致上當受騙。
六、網上隨意曬圖
高考成績公布、錄取結果揭曉及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有些家長和考生會在互聯網、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準考證、成績查詢界面、錄取通知書等圖片,此舉易導致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網警提醒:要妥善保管好準考證、考生號、成績單、志愿填報表、錄取通知書等物品,因為上面包含有考生大量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或曬到網上,可能會被不發分子利用實施詐騙。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