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極目新聞記者 李輝 攝
視頻剪輯 張曉寒
蟬噪林逾靜,浪拍洲更幽。最近,走進武漢天興洲大堤堤內,在密林深處,你會發現突然冒出了幾間“黑白小屋”。
若你能航拍,從空中巡航俯瞰,共有5間醒目的“黑白小屋”,以2公里的等距從洲頭排至洲尾。
“天興洲長10公里,所以按此分布。”支起小屋的,正是武漢市園林科研院高級工程師董立坤和他的同事們。
走進一片意楊林,一間“黑白小屋”由幾棵樹合力牽扯起來,四面是網紗“黑墻”,網紗“屋頂”則雪白透亮,有集蟲塑料瓶的一端要特別拉高一點。搭建小屋,意在何為?
“意在請蟲入甕,進行昆蟲‘人口普查’,進而了解天興洲的生物多樣性情況。”董立坤解釋,小小昆蟲,對整個生態系統發揮重大作用。
別小瞧這簡易一搭,收獲豐盛。從5月25日扎營在此,一個多月時間,已是滿滿一瓶昆蟲浸在酒精里。
“小屋”簡易,如何誘蟲?“原理還是昆蟲的趨光性。”董立坤細說道,這“小屋”學名叫馬來氏網,黑白對比強烈,趨光的昆蟲不沿黑網走而會逐白網,慢慢往上爬至白色“屋頂”,頂端依舊是一個白色的塑料圓孔,圓孔看似是一個通往新天地的通道,實則是陷阱——一旦進入圓孔,就會掉入裝有酒精的白色塑料瓶里。
回到實驗室,董立坤和同事們將收集的昆蟲分門別類,做種類、數量的大數據分析。 “約數千只,有蠅類、蛾類、蚊類和蜂類,微型昆蟲較多。”董立坤對收集的第一瓶昆蟲開始初步分揀。
每半個月他們去看看“小屋”是否遭外力破壞,每一個月就要取回集蟲瓶,一直持續至昆蟲不怎么外出活動的12月份。
“種類、數量之外,還要關注昆蟲春夏秋冬的動態變化,做一個立體的、系統的研究。”董立坤說,昆蟲是生物界種群數量最多、種類最為復雜、分布最為廣泛的生物,目前還有部分昆蟲不為人類所認識,所以昆蟲的大數據統計是一個較為繁雜的工作項目。
天興洲生物多樣性調查立足“保護”二字,涵蓋昆蟲、植物和鳥類等等,利用調查的大數據將天興洲的生態現狀清晰地勾勒出來,為如何進一步加強保護而能有的放矢,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定期到天興洲收取,通過特殊帳篷進入收集瓶的蟲子

蟲子進入特殊帳篷后,朝著帳頭亮光,自然進入收集瓶

董立坤和他的團隊,在天興洲把收集蟲子的帳篷選擇在自然環境中

在天興洲,樹林中架設特殊帳篷,掛好收集瓶

在天興洲,樹林中架設特殊帳篷,吸引蟲子入帳、進入收集瓶

正在爬向收集瓶的蝸牛等蟲子


認真分析每一只從天興洲收集來的蟲子


董立坤和他的團隊,自己設計制作的昆蟲對抗實驗盒,研究蟲子之間的對抗結果


收集瓶里的蟲子



認真分析每一只從天興洲收集來的蟲子。

在天興洲,樹林中架設特殊帳篷,掛好收集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