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鄭成波 王輝)9月18日晚,李想(化名)拿出手機,顫抖著將一串熟悉的號碼打到屏幕上。“爸,是我,這幾天公司加班,21號正好中秋休息,想回家看看您。”電話那頭,父親沉默片刻,“想吃什么,我讓你媽給你做!”掛斷電話,李想長出一口氣,露出微笑。
毒品,將幸福家庭撕得支離破碎
今年32歲的李想從小就和父母親居住在硚口區寶豐街,那時候,大街上總能看到一家人幸福快樂的散步身影。然而5年前,這樣的場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人無休止的謾罵、爭吵。
改變,源于李想吸食了第一口毒品。他至今不肯過多地回憶往事,因為那些是深淵、是夢魘。吸毒讓曾經勤奮的李想變得懶惰,他辭去工作,拿出積蓄吸毒,整個人的精神異常頹廢。得知兒子吸毒后,父母反復勸說其戒毒,但當毒癮來襲,信誓旦旦要戒毒的李想依然會復吸。
因為吸毒,父子間裂痕越來越大,終于在一次爭吵后,李想離開了家。他在寶豐街的另一個地方租了房,有時候深夜到父母家樓下看看,避免被他們看到。“我就當沒有你這個兒子!” 李想至今記得父親那時候對他說的話。
在戒毒社區,他遇到生命中的“擺渡人”
2020年下半年,為了能在家附近戒毒,李想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走進寶豐街中心戒毒社區,接待他的是禁毒社工組長余玉芳。李想表明了吸毒人員身份后,沒有被嫌棄,沒有遭白眼,余玉芳端來一杯熱茶,放在他面前,認真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
“余姐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待人很溫暖!”李想說。這是余玉芳工作日常,通過了解吸毒人員的過往,找到吸毒人員內心最柔軟的角落,然后和他們坦誠交流,鼓勵吸毒人員按照科學方法戒毒。
“我真的很想戒毒……”“你只需要全力配合,我們來幫你,”社區禁毒民警彭濤和余玉芳仔細為李想設計了適合他的戒毒方案,每周監督李想到戒毒社區接受治療和檢測,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李想很快就斷掉了毒癮。
百余條短信,助父子關系破冰
2021年,身體情況逐漸恢復后,李想希望回歸家庭。他主動回家見父親,卻被投下了不信任票。面對兒子戒毒成功的報喜,父親認為不可能成功,李想再次離家。親人間的決裂,讓禁毒社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讓父子倆盡快和好,他們積極行動起來。
對于李想,社工們科學做好他的身體狀況記錄,多次檢測證明沒有復吸。每次檢測后,社工們都將結果以短信形式發送給其父親,并且邀請父親來寶豐街中心戒毒社區查看情況。
在禁毒社工曾珠的手機里,發給父子倆的短信已超過百條。7月份,李想成功應聘一家公司,他干得很賣力,父親也在檢測記錄面前,相信了兒子的真心改變。父子關系得以破冰,也就有了回家團圓的一幕。
當然,禁毒民警和社工們付出的努力遠不止百余條短信那么簡單,李想的事例在寶豐街中心戒毒社區也不是個例。近3年來,這里的民警和社工幫助103人戒毒成功的同時,也幫助33個家庭消除了隔閡,找回了久違的親情與信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