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王進喜、楊媝詞 實習生虞思琪)6月28日上午,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湖北省文聯五樓會議室舉行。
據介紹,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湖北出土了大量楚簡,具有較高史學、文化和藝術價值。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強對楚簡資源的探索、研究、轉化和推廣,推動書法取法的多元化,借助楚簡書法講好湖北故事、中國故事。

毛國典、張士軍為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揭牌
中國書協副主席、江西省書協主席毛國典、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士軍為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揭牌。中國書協篆刻委員會秘書長劉洪洋出任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主任。
湖北省書協主席孟慶星表示,成立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是湖北書法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喜事,標志著湖北書法事業高質量發展又邁向新臺階,對進一步豐富湖北書法的內涵,打造荊楚文化名片、提高湖北文化影響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我本人就是簡牘、帛書最大的受益者!”毛國典表示,湖北是楚文化的中心,是楚簡的腹地,湖北省書法院成立楚簡書法研究中心,對于湖北省書法、甚至是中國書法的發展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未來他將持續關注研究中心的發展,期待中心能夠主動作為,在中國書法界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當代書法的多元化發展注入活力,貢獻力量。
張士軍充分肯定了成立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研究中心的重要意義。他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堅持學術性。深入挖掘楚簡文化的豐厚內涵、多樣形態,力求構建楚簡書法的完整學術體系。二是堅持開放性。不拘泥于地區,不局限于領域,廣泛邀請專家學者參與,推進學術研究、創作實踐等走深走實。三是堅持創新性。將楚簡書法作為切入點,做好傳統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楚文化的傳承發展,打造鮮明獨特的、具有時代價值的湖北當代文化標識。四是堅持持久性。要做好長期規劃,久久為功、常態化開展學術研討、人才培養和展覽活動;要加強全國范圍內學術交流,挖掘楚文化的時代精神,弘揚楚簡書法的藝術理念。
隨后,舉行了首屆楚簡書法學術座談會。與會專家圍繞楚簡書法的概念、范疇、藝術特色、文化精神以及研究方法、路徑等展開了討論。
據悉,活動結束后,將出版《湖北省書法院楚簡書法論文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