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江妮微 王雨)“你們下次可不能這么沖動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麻煩劉警官和調解員了,我們也是一時沖動,還好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一定吸取教訓。”近日,一起因漏水引發的糾紛在江岸區司法局永清司法所調解下圓滿化解,從派出所接到報警到調解成功僅用時不到4小時,這是武漢江岸區司法局永清司法所運用“警調對接”工作機制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調解員與民警共同調解糾紛。通訊員供圖
“一盤棋”謀劃 部門協同實現矛盾糾紛“多元調”
快速化解面廣量大的矛盾糾紛,是基層政法單位面臨的重要任務,化解小微矛盾糾紛,與訴訟相比,人民調解具有植根群眾、靈活便捷、成本低、效率高等顯著優勢。與單純的治安調解、人民調解相比,“警調對接”有助于民警、調解員優化職能優勢合力化解糾紛,大大提高了調解效率和調處成功率。永清司法所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綜治中心和網格化管理體系,整合基層調解資源,打造街道一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統籌整合綜治、公安、信訪、司法行政等部門資源,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受理接待、協同指揮、調處化解、跟蹤督辦、評估反饋等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實現轄區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自2020年以來,永清司法所指導街道、社區調解委員會運用“警調對接”聯合調解機制累計調處矛盾糾紛630余起,涉及金額800余萬元。

當事人為調解員送來錦旗。通訊員供圖
“一張網”布局 網格微信聯通糾紛排查“信息橋”
“不好了不好了,這里有兩個人打起來了,你們快來看看!”新天地社區居民李某在微信群反映轄區某餐館發生糾紛,司法所調解員會同民警、社區網格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穩定雙方情緒,阻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在了解糾紛經過及雙方爭議焦點后,司法所調解員立即開展調解,最終促使雙方就人身損害賠償金額達成一致,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社區調解員調解糾紛。通訊員供圖
“小區居民有了糾紛,直接在網格微信群反映,很快就有人上門調解。”談起網格微信群,家住永清街道吉林社區的周先生連連夸贊,永清司法所結合實際,協同街道網格中心,將“警調對接”工作延伸到社區網格,民警、調解員、社區律師進駐網格微信群,推進綜治網格、警務網格、調解網格“多網合一”,全面盤活基層糾紛化解“微網格”;在轄區4個社區形成“兩委”帶頭,網格員密切配合的社區級調解工作模式,發揮社區干部、社區民警、網格員、法律明白人、老黨員的“紐帶”作用,完善以街道調解為主導,社區調解為基礎,網格調解為觸角的矛盾糾紛調解體系,形成上下貫通、左右銜接、配合聯動的基層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網格屏障,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每個網格都有微信群,群里有社區工作人員、調解員、社區民警,還有社區律師,大家一同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永清街道新天地社區調解委員會主任說,“如果糾紛當時難以解決,我們也會詳細記錄上報司法所,后續由專職調解員跟進,確保避免小糾紛演變成大矛盾。”
“一條心”用力 以“調”促“普”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為引導群眾培養“知調解”“信調解”“遇糾紛找調解”江岸區司法局大力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重點在社區干部、人民調解員、中共黨員、“五老”人員(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致富能手等各類人才和其他熱心公益事業的居(村)民中培養“法律明白人”,已經逐步形成培養機制規范、隊伍結構合理、作用發揮明顯的“法律明白人”工作體系,打造了一支素質高、結構優、用得上的“法律明白人”隊伍。

“法律明白人”培訓講座現場。通訊員供圖
“我們每個社區都有法律明白人,隨時找得著、用得上,這可幫了我們大忙了。”仁義社區居民陳爹爹感慨地說,永清司法所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來自群眾,長期生活在轄區內、熟悉當地的情況的優勢,在矛盾糾紛還沒有發生之前捕捉信息,及時采取積極措施化解矛盾。春節前夕,仁義社區“法律明白人”梅琛在日常走訪中發現轄區居民陳爹爹情緒低落,經詢問得知樓上衛生間長期漏水,時好時壞,反映幾次樓上業主郭某均未處理,臨近年關,陳爹爹將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準備迎接家人過年,但糟心的是樓上再次漏水,看著污水滿地的衛生間,梅琛第一時間敲開了樓上業主的門,郭某表示本來是打算維修,但是陳爹爹每次態度不好,進門辱罵,自己咽不下這口氣,就拖著一直沒有維修。梅琛現場對相鄰關系糾紛責任劃分、賠償范圍等法律問題進行釋明講解,引導雙方換位思考,“馬上就要過年了,再拖下去工人都要回家了,早點修好大家都能過個好年,總是漏水樓上樓下都糟心,對于陳爹爹的損失你要合理賠償。”見雙方仍有分歧,梅琛將雙方帶至社區,進行進一步調解,從法理、情理角度出發進行分析,與雙方當事人多次溝通,找準突破點,逐步打開雙方當事人“心結”,最終郭某決定對衛生間漏水點位進行維修,并賠償陳爹爹一千元。
“社區的矛盾沒什么大事情,都是些小事,但有時處理不當不僅會增加雙方負擔,還可能會進一步激化矛盾,加深兩家之間的隔閡。”梅琛表示,矛盾糾紛調解的過程就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過程,“法律明白人”能以普通老百姓的語言方式、思維習慣“就地坐診”宣傳法律法規政策,結合具體調解案例、以案說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當事人的法律意識,另一方面也是啟示街坊鄰居“遠親不如近鄰”,達到“調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