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鄭成波 胡義翔
“這真是一場及時雨!不耽誤申請人上班,還避開了酷暑高溫。”今年6月29日,劉女士通過撥打24小時咨詢電話12367,得知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在暑期前專門為學生開設了3場夜間辦證專場活動,于是,帶著兩個孩子來到出入境辦證大廳辦理護照。

民警為群眾辦理出入境證件。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出入境管理支隊積極踐行“出入有境 服務無境”品牌理念,依托出國(境)窗口服務平臺,聚合青年民警輔警實踐性與創造性,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擦亮窗口“警”色。日前,第21屆全國青年文明號擬命名集體名單公示,該支隊出國(境)受理崗名列其中,這是繼2022年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榮譽稱號后,又一次上榜“國字號”榮譽。
用“管理創新”打造“青蘋果樂園”
“大隊黨支部充分抓住青年團隊特色與特點,不斷創新管理理念,既引導青年人扣好從警第一粒扣子,又最大化激發青年人的創造力和感染力。”出國(境)受理大隊負責人李麗華介紹,受理崗有工作人員37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民警輔警占比近四分之三,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青年團隊。
據悉,日常工作中,受理崗注重創新理論學習方式,組織警營脫口秀,正面“吐槽”+反向激勵;舉辦中英文辯論大賽,強化雙語運用;開展紅色家書朗讀會、紅色基地現場教學,用豐富多樣的黨建團建活動強化思想引領。

民警熱情服務老年人辦證。通訊員供圖
與此同時,立足服務群眾、守衛國門、優化營商環境等業務職能,當值民警輔警每日提前到崗15分鐘,開展“青春集結號”晨訓;與東方航空公司高級服務專員工作室建立聯動學習機制,開展“1+21”禮儀培訓,推出“SMILE”青年窗口服務標準等。
“創新管理讓日復一日、機械重復的受理崗展現了青春之智,激發了青年之力!”青年民警樊昕感慨道。創新、務實、專業的隊伍建設,讓她這樣的年輕人“獨當一面”,能力提升很快。2022年,樊昕榮獲全市政務技能大賽第二名,獲評“武漢市勞動生產優秀個人”。
用“科技創新”締造“隱形的翅膀”
“窗口服務不僅僅是笑臉相迎,熱情服務,還要不斷提升硬實力,讓服務更智能,讓流程更簡化!”青年民警鄧倩有感而發。
基于思考,鄧倩向上級領導主動請纓,加入出入境信息化專班開展窗口智能服務項目研發推廣。“作為窗口民警,我可以把前臺收集的群眾需求與后臺研發導向無縫對接,成為武漢出入境信息化發展的隱形翅膀!”至此,她從受理前臺走向科創后臺。

窗口輔警引導群眾便捷受理業務。通訊員供圖
針對辦證高峰問題,鄧倩和小伙伴們對全市16個出入境辦證受理點近年受理數據進行時量分析,用科學論證指導了全市出入境窗口預約號配置優化工作,讓申請人享受就近辦理、隨到隨辦的服務便利;針對大廳叫號系統延時等問題,她們自主研發出入境智慧AI叫號系統,讓申請人辦證等候時間再縮短10秒。
正是有了這樣懂業務、解民憂、肯鉆研的“隱形翅膀”們,出入境管理支隊建成了出入境智慧服務大廳,自助研發涵蓋咨詢、引導、填表、照相、受理、繳費、郵寄全流程智慧服務功能。一次又一次推出窗口服務技術革新,讓申請人節省了一個又一個10秒鐘。
用“服務至上”踐行“追夢赤子心”
“每次到這里我如沐春風,這里的孩子很貼心!”年逾七旬的馮大媽是出入境辦證大廳的常客。她的獨生女在香港定居,她每年都會來辦理一次赴港探親的簽注。
老人口中的貼心孩子就是受理崗的年輕民警輔警,她們在大廳專辟“銀發驛站”,為老年人辦證提供貼身代辦、專窗受理服務,讓敬老風尚如辦證大廳的長青樹一樣永駐受理窗口。
今年上半年,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參與多個海外合作科研項目,部分師生需緊急辦理護照。得知情況后,青年民警帶著離線辦證設備、自助照相機把受理崗前移到了大學校園,讓40余名師生趁著課間時間辦完了護照,解決了緊急出國的燃眉之急。
“武漢出入境的創新服務體現了敢為人先的武漢精神!”事后,學院的師生在感謝信上留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