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董興龍 孫遜)他,是基層公安民警、二級運動員、警營跑者、部級警務實戰教官、“漢馬”護跑團成員……從“跑3000米是件苦惱事”,到3小時15分輕松跑完42.195公里,從一個人形單影只的奔跑,到帶領一群戰友刻苦訓練,武漢民警王金波積跬步寫華章。
二級運動員從畏懼長跑到愛上長跑
初見王金濤,一個并不高大、身材勻稱,皮膚略黑、陽光質樸,話語簡潔、干練清爽的民警映入眼簾。

30年前的王金濤還是一名中學生,專攻200米、400米,兩項成績均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那時的他以秒丈量青春。1997年,他走進湖北警官學院后,一直霸榜校園運動會200米、400米。不過,愛運動不等于愛長跑,那時的他把跑3000米看作是一件苦惱事。2000年他從警校畢業,來到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憑借過硬的綜合能力,迅速成為一線巡邏防控尖兵,并獲評部級警務實戰教官。
2010年,他代表武漢市公安局到外地送教,發現在綜合體能方面,自己距離優秀的教官還有明顯的差距。從不服輸的他,想要戰勝困難,改變自己。“從自己的弱點下手,從我最怕的長跑開始。”從跑3公里開始,初期的困難不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在痛苦和不適中,他選擇堅持。
“金濤,你天天這么跑,怎么不參加馬拉松?”同事們拿他開玩笑,沒想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開始關注馬拉松,并積極準備,跑程從3公里逐漸增加到10公里。
2015年,王金濤代表武昌公安參加武漢市后官湖半程馬拉松,獲得賽事第9名,這一下點燃了他的內心,“原來我也有長跑的潛力。”每天10公里,便成了他的每日的“小目標”。
護跑“漢馬”讓他全“心”升級
2016年4月,第一屆武漢馬拉松開賽,王金濤與戰友身穿統一的“武昌公安”服裝參賽,自覺守護賽道安全,成為一抹靚麗的“楓警”。此后每屆“漢馬”他都在賽道護航,他也在不斷刷新個人全馬PB,多次沖擊“330”“撞墻”,突破“330”便成為了他的心愿。

邁過“330”,王金濤知道需要更好的體能、更科學的跑姿,更強大的心肺和精神,他繼續加強訓練。在2019年“漢馬”中,他全程配速穩定在每公里4分50秒左右,到最后5公里時,他突然感覺“力竭”,覺得自己不行了,甚至準備放棄。
突然,一男子推著一個孩子在賽道上奔跑的身影讓他一驚,民警的本能讓他不自覺地上前幫忙。交流得知,男子夢想帶患病的孩子小滿跑全馬,中簽“漢馬”后,便用推車推著小滿一起跑。為了幫助這個父親,王金濤顧不上身體的疲憊,他們一起推著車,邊跑邊喊著“小滿加油”,全力向終點奔去。
助人者天助之,“漢馬”圓夢。“沒想到,這樣也可以跑進‘330’。”在漢馬終點,這名父親喜極而泣。王金濤沒想到他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順利突破“330”。正如他事后朋友圈寫的“沿途我為小滿和他父親鼓勁,實際上也是給我自己加油,愛的能量是可以疊加共享的。”在2023年無錫馬拉松中,他突破“315”,躋身“精英跑者”。
愛上馬拉松的“收益”遠不止身體
2019年11月,他升任站前警務綜合服務站教導員,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也從未放棄奔跑。“每天5點30起床,6點出門,跑一個小時,回來送孩子上學,8點之前趕到單位。”這是王金濤每天早上的安排。從2015年9月到2024年3月,他累計跑了24000多公里,這等于跑了半圈赤道還多。

“跑步不枯燥嗎?你不累嗎?”有人問。“跑步枯燥也累,但是跑步帶來的好處更多,精神更好、身體更棒,工作效率更高。”他微笑著回應。在他感染帶動下,站里近1/3的民警輔警開始跑步。為提升全站快速反應能力,他每月帶領全站警力開展快反應急訓練,確保平時練到位、戰時拉得出。今年2月冰雪天氣,一位群眾摔倒受傷,站里民警3分鐘出警并送醫救治助群眾脫險。在支部和他的帶領下,自2019年以來,站前警務站各項成績名列前茅,連續5年獲評分局立功單位。
“以前覺得上馬拉松是跟風,現在覺得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途中有起起伏伏,安全到達終點才是關鍵。人生漫長,開始落后也不要放棄,只要堅持,依然可以成功,這就是馬拉松。”他打開心扉,袒露心跡。
能夠掌控時間的人,便是自由的強者。王金濤做到了,以前他熱愛短跑,因為他覺得以秒計時,可以自由掌控;如今他愛上馬拉松,幾小時的漫長跑程里,他依然能精確到每一秒,這便是強者。
2024年武漢馬拉松,即將盛大開啟,全新賽道,你將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作為“賽道流動安全官”的王金濤,正在朝他第24個全馬奔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