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唐志鵬)“如果現在形成新的股東會決議,公司能不解散嗎?”近日,硚口區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接到了張某打來的電話。
這是一起因公司內部矛盾引發的糾紛。
湖北某建筑勞務公司在業內享有良好口碑,但張某、李某兩位公司股東卻因經營理念上的分歧漸生嫌隙。雙方矛盾日積月累,直至對簿公堂,張某向硚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散公司。
鑒于張、李二人“散伙”態度堅決,法院依法判令公司解散,而后,張某申請對公司進行強制清算。在法官的釋法明理下,起初抵觸情緒較重的李某表示愿意配合清算工作,并向清算組移交了公章和賬簿等資料,案件正式進入強制清算程序。
隨著案件的推進,法官對該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過去十幾年,張某和李某同舟共濟,憑借過硬的業務能力和誠信的經營理念承接了上百個項目,將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做出了名堂。即便行業發展面臨挑戰,公司也從未拖欠過農民工工資。
“受到解散清算影響,公司經營停滯,員工們也人心惶惶.....十幾年的心血,只因我們二人的矛盾就化為泡影,值當嗎?”溝通過程中,李某對法官說。
聽到這句話,法官敏銳發覺該案尚有轉機,二人如能念及公司發展的不易,或許還有和解的機會。于是,法官在推進清算程序的同時,逐漸將重心轉移到調解上來,多次將雙方聚到法院,面對面談心。
調解過程中,法官引導張某和李某回憶“創業史”。一提起過去的奮斗經歷,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公司剛創立時,我們同吃同住。還記得談成第一單業務那天,我們聊了一整個晚上......”“有次我生病住院,是李某為我忙前忙后,幾天都沒回家。”
見雙方態度有所緩和,法官融情于法、趁熱打鐵,一面分析公司清算將帶來的各項損失,一面勸說二人珍惜共同打拼的情誼。
“公司的成長需要歷經十幾年風雨,而公司的解散只需要法院的一份文書。開弓沒有回頭箭,你們想清楚了嗎?”面對法官的詢問,二人一言不發,決定再考慮看看。法官在給予雙方考慮時間的同時,持續推進清算工作。
春節前夕,強制清算方案經裁定確認,債權人已經全部清償,清算程序進入尾聲。
“法官,公司不解散了!”農歷正月初八一早,張某致電法官,表示愿意與李某握手言和,并詢問如何能夠撤回強制清算申請。
對此,法官解釋:“根據相關規定,被人民法院判決解散的公司,在強制清算程序中,如果當事人能夠達成公司存續和解協議,申請人可依法撤回強制清算申請。”
三天后,張、李二人一同來到法院,在合議庭和清算組的見證下達成了繼續經營的股東會決議,張某向法院提交了撤回強制清算申請書,企業轉危為安。
“通過法院的工作,我們看到了彼此都在為公司真心付出。關于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我們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希望未來能繼續攜手并進,把公司做大做強。”李某說。
“法結”背后,多是“心結”。硚口法院堅持“多救治、少清算”導向,敏銳感知企業現實需求,因案施策尋求破解路徑,以實際行動踐行“如我在訴”理念,體現了護企安商、司法為民的法治溫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