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萬杉 李晶晶)春風和煦,綠意萌發。3月19日,青山區司法局聯合政法單位、區委社會工作部、區水務和湖泊管理局等部門組織40余名社區矯正對象走進青山濕地社區矯正公益活動基地,開展“守護長江綠岸 共建法治家園”主題公益活動。市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青山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青山區司法局黨組書記,青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青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參加了此次活動。
政法協同創新機制 打造社會治理新樣本
活動伊始,市社區矯正工作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夏鋒作動員講話時強調:“社區矯正工作倡導以公益實踐重塑人生價值,以法治教育筑牢思想根基。青山區創新‘公益+法治’模式,打造了社會治理新樣本。”

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吳斌在致辭中指出:“青山區將生態修復與社區矯正相結合,既是踐行美麗青山的創新實踐,更是深化社區矯正教育矯治的生動探索。希望社區矯正對象以今日植樹為起點,在公益活動中感悟責任,在奉獻中重拾信心,真正實現從‘治身’到‘治心’的轉變。”
近年來,青山區司法局以“情潤青揚”教育幫扶品牌為引領,建立“司法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政法協同矯治機制:法院精選典型案例融入矯正課程,檢察院全程監督公益活動規范性,公安干警參與行為矯治,水務部門提供濕地修復專業指導。在區委社會工作部的指導下,司法局組建“青揚志愿服務隊”,吸納40名表現積極的社區矯正對象成為首批隊員,通過規范化的公益服務管理,推動社區矯正對象從“被動參與”向“主動奉獻”轉變。目前已累計開展公益活動32場次,此次青山濕地公益活動基地的建成,正是這一機制的生動實踐。
生態修復與心靈重塑雙向賦能
啟動儀式上,青山區檢察院作為共建單位代表,號召全體社區矯正對象爭做綠色發展的踐行者;區水務局介紹青山濕地綜合整治成效,以鮮活案例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與會領導向7名社區矯正對象代表頒發《社區矯正志愿服務證書》,紅彤彤的證書映照著他們重獲認可的喜悅,也點燃了回報社會的熱情。

隨著區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吳斌宣布活動正式開始,社區矯正對象在“青揚志愿服務隊”的引領下,分組投入公益植樹和濕地垃圾清理活動中,隊員們分工協作挖坑、填土、澆灌,將200余棵樹苗植入沃土,同步清理濕地垃圾。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現場普及長江環境保護知識,引導社區矯正對象以實際行動守護母親河。


從“違法者”到“護法者”的蛻變之路
“加入志愿服務隊后,我找到了重歸社會的橋梁。”社區矯正對象張某在活動后感慨。他曾因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獲刑,在司法局幫教下,從迷茫彷徨轉變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他不僅深入村民中開展困難群眾慰問幫扶,還化身普法志愿者參與反電詐宣傳,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顯著提升。

此次“公益+法治”雙線賦能實踐,不僅凈化了長江濕地生態環境,更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重塑環保意識、服務觀念和生活信心。青山區將持續深化該模式,依托“情潤青揚”教育幫扶品牌開展心理矯治、技能培訓等多元化幫扶活動,鋪就社區矯正對象回歸社會的法治化、人性化之路。
青山區司法局黨組書記王偉強調:“我們將持續深化‘公益+法治’模式,將長江岸線打造成社區矯正對象融入社會的‘綠色課堂’,讓更多‘迷途者’在守護母親河的行動中找回人生坐標,繪就生態保護與法治文明同頻共振的青山畫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