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政宣)2019年10月1日,晴空萬里,金秋送爽。上午8時,洪山監獄全體執勤民警開展了升國旗、唱國歌、宣誓詞、奏紅樂、拉紅歌、有獎問答等一系列教育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向偉大祖國表達祝福。當天執勤民警是常年工作在監管一線的人民警察,是一群可歌可敬的大墻衛士。在這個祖國大慶日子,他們主動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在高墻內以特殊方式為祖國獻禮。
故事一:別樣的教育
國慶當天下午,二監區教育活動如下:
1、給在10月1日當天過生日的服刑人員劉大慶(化名)發放生日卡片和禮物,并讓劉大慶抒發情感《獻給祖國母親70華誕》。
2、全體服刑人員朗誦方志敏同志遺著《可愛的中國》節選片斷。
3、服刑人員劉青松(化名)朗誦《70年這山河盛景如你所愿》。
4、教育干事朱彤授課《長風破浪會有時》。
5、作業討論題:在今天這個舉國歡慶祖國70歲生日的日子里,作為新時代中華兒女的一員,你應該如何作為,向祖國母親70華誕獻禮?
以上教育活動內容就是二監區民警朱彤同志精心準備的,可能服刑人員還不知道,朱彤家里父母體弱多病,生活困難。8年前,他母親骨折,鋼板至今未取,每半年復診一次,這幾天血栓老毛病已犯,國慶節當天還躺在醫院治療。他父親因中風也一直住院治療。他家里小孩已上高中,學習緊張,也沒有時間照顧。
他曾經是一名軍人,2015年轉業成為一名監獄警察,黨齡已有24年,是一名老黨員。他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監獄,他改造罪犯。他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朱彤組織二監區國慶教育活動。通訊員供圖。
故事二: 妻子的陪伴
恰逢祖國70華誕,每一名中國人心中都洋溢著無限的幸福和驕傲,三監區民警葉鑫同志和所有的中國人一樣,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日子,內心充滿著對祖國滿滿的祝福。同時,他對懷孕的妻子卻又心懷愧疚,因為作為一名監獄警察,10月1日國慶當天,他要在監管改造一線值守崗位32個小時,只能將35歲的高齡孕婦妻子獨自留在家中。葉鑫對妻子確實放不下,多么希望在國慶節假日里好好陪陪妻子,照顧一下這個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的愛人,盡一下做丈夫的責任。但是,自己是一名警察,肩負維護一方穩定的神圣責任,只能暫時將妻子放在一邊。
因為自己的崗位特殊,平時經常需要長時間值崗備勤,對罪犯的監管改造工作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隨時都會遇到各類突發緊急狀況,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良好的工作狀態。葉鑫的妻子是一名重點高中的英語高級教師,多年來,一直給予他無私的支持,通情達理的她常常對葉鑫說:“既然我選擇了一名警察,就必須完全理解和支持你,這是一名警察妻子的責任。”
本來,考慮到民警葉鑫的特殊情況,監區領導準備安排他國慶多休息兩天,但是葉鑫拒絕了,他說到:“其他同志有的比我更辛苦,好幾名同志的家還在外地,他們比我更需要與家人團聚。”10月1日一大早,葉鑫精神抖擻地到監區上崗,仔細完成各項交接班程序,然后投入執勤中,組織罪犯參加各類國慶活動,并和其他同志一起認真巡查,保證監管安全,將對妻子的思念和關心放在心底,用一名警察的方式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

葉鑫組織罪犯參加國慶活動。通訊員供圖。
故事三:特殊的數字
五監區副教導員劉永斌同志是一位年輕民警,也是一名有著14年黨齡的黨員。在工作中,他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處處為五監區廣大青年民警作出表率。尤其是在當前戰時值班非常時期,他更是默默無聞地克服種種困難,主動承擔任務,發揮出強大的正能量,成為五監區有口皆碑的楷模。
今年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但對監獄民警來講,也面臨著高度戒備、工作緊張的監管任務。面對青年民警多,家庭事務多的五監區,國慶的值班就面臨著很大困難。對于這一情況,劉永斌同志主動提出自己在國慶首日值班。這是許多人多么希望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呀!當領導關心地詢問到他家中有沒有什么困難時,他只是像每次節日值班一樣,淡淡的一笑地說:沒有什么,哪天都一樣。其實,每逢年節都是最忙的時候。有幾次孩子忍不住問道:我什么時候才能和爸爸一起過個節呀?聽到這個問題,劉永斌心酸了,但他忍住了眼淚,毅然決然地奔向了值班的崗位。
就在國慶的前一天,這本是一天難得的休息日,但是監區突然接到監獄下達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劉永斌從家里趕到監區,一直工作到深夜,等他拖著疲憊的腳步回到家中,一頭就倒在了床上陷入了睡夢之中。饑餓的孩子一直在他身邊叫著“肚子餓了”,也沒有能將他叫醒。等他醒了知道此事后,深深地感到對孩子的虧欠太多了。但是,次日就是國慶節的第一天。凌晨,他還是離開了睡夢中的孩子,趕到了監區參加了國慶首日值班。
國慶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劉永斌認為這正是一個強化罪犯政治改造,強化“五個認同”的大好時機。監區安排了“贊美祖國·重拾初心”服刑人員國慶文化活動。劉永斌同其他值班同志一道,為整個活動忙碌開了。組織罪犯文藝表演,布置書畫展,用鮮花擺成“70”造型,讓廣大服刑人員用熱情洋溢的語言、歌曲、畫作和書法歌頌偉大的祖國,贊美偉大的人民,感恩偉大的黨,使他們接受了一場不一般的政治教育。
故事四:節日的談話
國慶當天下午,六監區教導員關偉同志找到服刑人員田躍龍(化名)(無期徒刑,長期無接見),對著田躍龍說:“每次節假日我必須找你談話,這是我們的約定。今天是新中國70華誕大慶日子,我們就把談話的方式和內容改變一下,就講一棵千年古樹轟然倒塌的故事……這棵千年古樹盡管它有非常光鮮的外表,但它的樹心被吞噬、蛀空,樹最終傾覆于地上,成為塵土。”
“樹,最怕從心里爛透。”關偉教導員輕聲對田躍龍說。
田躍龍知道此時此刻,關偉教導員對他說這句話的特殊含義,也知道關教導員還有下一句話沒有對他說出來。于是就問關教導員:“樹,心爛則倒。而作為人,最怕是什么?”
“人,最怕自暴自棄。”關偉教導員見田躍龍低頭不語,就緊跟了一句話:“尤其是對于現在的你,正處于人生谷低。你今天觀看國慶大閱兵,你作為中國人應該為自己生活在新時代而感到慶幸,為祖國的強大而感覺到自豪。勿自暴,勿自棄,從新開始。”
但田躍龍不知道,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作為入黨14年黨齡的關偉教導員,拋開兩個3歲的雙胞胎兒子照顧于不顧,沒有時間到東北探望年邁的父母,也沒有時間解決家里的困難,而是在重大節日里(已連續兩年除夕值班),將一腔熱情全都投入到節日值班和傾情幫教中,讓在幫教中的田躍龍和許許多多像田躍龍一樣的受教者。

關偉與服刑人員談話。通訊員供圖。
故事五:女兒的生日
今天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國歡慶的日子,也是七監區民警汪洋同志國慶值班的日子,與往常節日值班不同的是,今天更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他女兒三歲的生日。就在昨晚,女兒就充滿期待地問他,“爸爸,明天我生日,你帶我去哪兒玩呀?是動物園還是海洋館呢?”望著女兒天真無邪充滿期待又飽含乞求的眼神,他竟不知道如何回答,不忍欺騙女兒,更不忍讓女兒懷著失望入睡,他只有打著哈哈哄女兒入睡。
一早,他比平時提前一個半小時起床,因為今天監獄八點鐘就要舉行盛大的升國旗儀式,他要提前趕到監獄去組織活動,看著美夢中的女兒,他內心充滿不舍與愧疚,只能輕輕吻了吻熟睡的女兒,心中說聲“對不起,女兒……”便悄悄的打開家門往監獄趕去。
一路上,在他腦海中便開始規劃今天的工作:八點組織服刑人員觀看升國旗;9:30組織服刑人員統一收看央視直播的國慶閱兵式;14:30組織服刑人員唱愛國主義教育歌曲……還要與自己包管的服刑人員節日談話……想到這些,在他眼中充滿了堅定,因為他知道這是監獄民警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天。

汪洋組織監區國慶活動。通訊員供圖。
故事六:意外的傷痛
“十一”前夕,八監區民警朱順發同志意外撞傷2了手腕,經醫院檢查顯示手腕骨裂。醫生建議他國慶期間好好在家靜養,監區也同意了他的病假申請。同時,他也購買了回浙江的火車票。他心想:作為一個外地人,常年與父母相隔兩地,本想趁這個小長假回家好好陪伴一下父母,盡盡孝道。可當得知監區國慶期間警力緊張時,他還是主動退掉了車票,跟家人打電話好好地做了解釋,自愿申請加入到監區“十一”值班的行列中來。
“十一”早上,手腕打著繃帶,早早來到監獄,組織監區服刑人員參加各項監獄組織的活動。活動完畢回辦公室休息了一會,就陪著服刑人員到監區活動室收看建國70周年大閱兵儀式。下午又利用自身專長,組織服刑人員開展“我愛我的祖國”演講比賽,并按監獄要求組織服刑人員開展象棋、圍棋、乒乓球比賽。一天的工作忙忙碌碌,讓他覺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當問起他選擇值班的原因時,他自豪地回答:還曾記得小時候就夢想做一名人民警察,我要時刻告誡自己“心之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行要慎。我要時刻告誡自己: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我要時刻告誡自己:無私方可無畏,克己才能奉公。我要時刻告誡自己:從合格起步,向優秀沖刺。

朱順發組織服刑人員監區活動。通訊員供圖。
是的,正是有像他們這樣一群人的堅守與付出,監獄各項工作才能穩步推進,才能確保長治久安。
以上故事的主人翁只是一個的縮影,高墻內還有許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在平凡崗位中默默堅守的普通民警,用一身藏青藍守護著“中國紅”。他們甘于寂寞、樂于堅守;他們扎根基層、愛崗敬業;他們勇于擔當、忠誠奉獻。正是有他們的堅守和付出,才換來了千家萬戶的團圓與幸福,才能維系著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