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羅維舟 徐飛)去年11月,多家媒體曾聚焦洪山區(qū)公安分局張家灣派出所列電社區(qū)女警李蓓用心用情做好點滴小事,全力護航居民的“錢袋子”的故事。時至今日,這個人員構成復雜,周邊分布著兩個大市場,擁有3000多人口老舊社區(qū)已經超過2年沒有發(fā)生過電詐類警情了。李蓓和她的同事們是如何做到的?我們一起再次前往探訪。
“大家掃完綠碼后,返回武漢戰(zhàn)疫小程序,里面有個反詐中心模塊平時可以多關注下,除了有最新的反詐知識,還能領取多種優(yōu)惠券……”8月21日上午,李蓓就站在小區(qū)門口,除提醒居民出示健康碼外,還為進出小區(qū)的居民們介紹武漢戰(zhàn)役小程序里面的反詐中心功能。

李蓓在居民出示健康碼時介紹反詐專區(qū)。通訊員供圖
“今天是周末,大家都不趕時間,可以慢慢了解下。”李蓓告訴記者,趁著進出小區(qū)需要掃碼的機會,自己和同事們特地趕加班過來,就是要讓更多群眾的知道“武漢戰(zhàn)役”里有一個可以獲取反詐知識的平臺。“這個小區(qū)的老年人比較多,小程序里不定期發(fā)放的優(yōu)惠券應該能夠吸引他們保持對反詐知識的關注。”

李蓓在居民出示健康碼時介紹反詐專區(qū)。通訊員供圖
就在這時,李蓓收到了一條疑似詐騙的短信,短信稱用戶收到了一張7折消費券,即將過期,并提供了網址鏈接。李蓓點進去發(fā)現是一家從來沒聽過的網上商城。“這種短信,其實我也沒法立即判斷出究竟是促銷廣告還是電信詐騙,但是我會提醒居民們,遇到這種來歷不明的短信千萬不要點開鏈接,網上購物一定要選擇知名的、正規(guī)的網站。”說罷,李蓓將短信截圖后,發(fā)到社區(qū)群內,并提示居民防范類似騙局。在社區(qū)居民建立的買菜群、健身群、團購群、快遞群等,都有李蓓的身影。
李蓓介紹,雖然列電社區(qū)到目前已經連續(xù)2年沒有發(fā)生過電詐刑事警情,但越是如此,越是自己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電詐手法不斷更新,新騙術層出不窮,防騙宣傳必須與時俱進,絲毫不能放松。
探訪中,列電社區(qū)里別具特色的反電詐橫幅顯得格外有趣——“我見過人間最美的情話,就是騙子的鬼話!”“裸聊美女一張臉,濾鏡全靠大哥眼。”李蓓說,為了讓反詐宣傳深入人心,她和同事們精心制作了這些更加“接地氣”的宣傳標語,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們愛看,看一眼就能記得住。

列電社區(qū)的反詐趣味橫幅。通訊員供圖
“蓓蓓警官,你來啦!”李蓓路過小區(qū)小賣部門口時,幾名在遮陽傘下乘涼的爹爹婆婆們主動給李蓓打起了招呼。“大伙兒都在啊,我給大家講個最新的詐騙案例好不好?”“好,我們最愛聽了!”這時,不遠處凳子上休息的幾位婆婆也湊了過來。

李蓓為老年居民講解電詐案例。通訊員供圖
“就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區(qū),有個小伙子在第一次被騙了800元后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但是對方告訴他,不繼續(xù)投資,之前800元將無法退還,于是小伙因舍不得之前的800元,在明知道追回錢希望渺茫的情況下,卻繼續(xù)加大投入,最終損失近萬元。這800元,就被稱為沉沒資本……”聽完故事后,眾人唏噓不已,“沒想到就在我們身邊啊,換成我說不定也會這樣……”“沉沒資本,又學到一個知識點,就喜歡聽蓓蓓講身邊的案例。”
除了現場宣講防騙知識,李蓓平日里將整個派出所管轄的所有社區(qū)發(fā)案情況統計出來,每月通報。通報表上將受騙人的年齡、性別、是否在職、詐騙金額、詐騙手法等關鍵信息,以數據的形式,簡潔明了地公布出來,讓每個居民警覺起來,加強防范。
為了讓反電詐知識能夠在群眾中入腦入心,李蓓想盡一切辦法。在八月初社區(qū)開展核酸檢測的現場,李蓓發(fā)現大家在排隊等候的過程中,要么沒事干,要么玩手機。于是李蓓拿來防騙資料現場發(fā)放,并將排隊現場臨時變成了防騙小課堂,深受群眾好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