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張揚 通訊員王田甜、汪麗玲)2月18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武漢市法院立案一庭調解團隊受理33件新案件,厚厚的卷宗堆滿了一輛小推車。
“從2021年元旦到今天,我們團隊已接收有調解意向案件三百多件。”調解團隊廖艷平法官一邊笑,一邊分發卷宗,并稱現在愿意調解的糾紛當事人越來越多。

2月18日,廖艷平法官在堆積如山的卷宗中工作(通訊員張馨文 攝)
2020年,武漢中院在全市13家區法院設立調解團隊,將工會、律協、商事調解組織、銀行業糾紛調解中心及律師、心理咨詢師納入特邀調解名冊,全年訴前、訴中調解化解糾紛30540起,為當事人降低糾紛解決成本,成效顯著。
2021年1月29日上午,一場億元級“云調解”在武漢市法院智能調解室拉開帷幕。
“三個月時間還款一億元確實有難度,現在大家都不容易,能否把還款期限再放長一點?”
“訴前調解能最大程度減少對貴公司的影響。一旦調解不成,企業背著一個億的債務官司,哪個銀行還敢貸款給你?萬一法院判決下來,不但錢要還,還有可能對企業負責人限制高消費,對公司商譽也會有很大影響。”
2021年1月初,某大型投資公司將武漢市三家關聯民營房地產公司及兩名自然擔保人訴至武漢中院。雙方原為合作伙伴,后因債務糾紛,矛盾激化,原告要求被告在三個月內償還本金、利息共計1.18億元。
因原告立案時愿意調解,市法院指派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民商事金融調解中心調解員賀蕾承擔調解工作。賀蕾介紹,原告企業法定代表人當時身處國外,因為時差問題,雙方雖有意向調解,但溝通還是有很多障礙,而且馬上就是春節假期,這一兩周耽誤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利息。
通過法官、調解員半個月的努力,1月29日13時許,雙方終于決定放棄“打官司”,簽署訴前調解協議,申請解封被凍結的賬戶。
據了解,2020年4月,市法院調解團隊僅花費兩周時間,成功調解一起標的額高達2.5億元的合同糾紛,被告當場支付巨額款項,為企業重組掃清障礙。

武漢中院立案一庭調解團隊“全家福”(通訊員張馨文 攝)
目前,市法院立案一庭調解團隊共有2名法官,2名司法輔助人員。廖艷平法官表示,要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商會調解等訴前解紛作用,傳承楓橋經驗,協同多方力量,加強訴源治理,切實將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構建全社會共治共享大格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