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王田甜 實習生劉越)江蘇某公司支付15萬元給武漢某醫療科技公司研發產品,不想產生糾紛訴訟至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創新采用“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突破時間、空間局限,僅用一個月時間化解糾紛。5月27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法院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以來有關情況,發布了這件改革實踐典型案例。
作為全國首批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地區,武漢法院改革試點一年半以來,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16.5%,簡易程序適用率64.9%,辦理司法確認案件4135件。2020年,全市法院民事一、二審平均辦理天數分別減少20.1天、11.9天。
依托“互聯網+”強化在線指導,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在線調解平臺解決糾紛等舉措,武漢兩級法院基本實現糾紛化解與司法確認“零跑腿”。2020年,在收案大幅上升、首次突破31萬的情況下,武漢兩級法院以不到全省1/5的法官辦理了全省法院1/3的案件。
小額訴訟程序是一種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審理方式,可有效縮短審理期限,減輕當事人的訴累,盡快實現勝訴利益。武漢中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程繼偉介紹,標的額在5萬元以下,屬于法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的范圍,不需要當事人同意;標的額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雙方同意即可申請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試點以來,全市法院平均審理天數為29.5天,接近法定審限的一半。
簡易程序簡化了一些審判流程,對案件質量會不會有影響?武漢中院民事審判第四庭庭長梅飚表示,簡易程序簡化的是流程,不減損當事人的權利。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同其它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一樣,都納入司法責任制,由案件質量考評體系進行監督、管理、責任追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